English

“的哥”黄俊皎话今昔

1998-12-17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梁文

时光倒流20年,当时广州“的士”很少,全城可能只有几百部。羊城第一批“的士佬”广州人黄俊皎说,刚开始的时候,“的士”不打表,没有顶灯,也不是随便在大街上转悠,而是停在市区几个人流多的地方候客。司机不收钱,每个站都有售票员,想到哪,先买票。司机分两班工作,晚上11时后,街上就基本上看不到“的士”了。

那时候开“的士”好神气!因为在市民的印象中出租车是港澳同胞才有钱坐的,即使一些大胆的广州人有时也来坐,付款也不是用人民币而是用港币或外汇券;也不是谁都能开“的士”,很多司机都是有来头的人物。因为“的士”司机的收入很高。

广州“的士”多起来是80年代中期后的事。但那时外地人到广州,“打的”时还是有点战战兢兢,怕“挨宰”。这种状况在90年代荡然无存。乘车难问题一去不复返,如今即使在凌晨3一4时,也能在街上方便地坐上出租车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